您的当前位置 / 历届大会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2022年深圳
时间:2023-02-16

一、总体情况

本届大会原定于2022年4月24—25日在深圳举办,受疫情影响,根据《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建立疫情防控常态化节庆、展会活动动态调控机制的通知》要求,对大会举办时间和形式作出调整,依托网上大会举办展览展示、论坛会议、主题活动、人才招聘等各类展洽活动,全方位服务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和国际人才交流。

本届大会得到科技部(国家外专局)、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省市的高度重视。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作主旨演讲并宣布大会开幕,科技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李萌主持深圳论坛暨大会开幕式,广东省省长王伟中、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等领导和嘉宾视频出席并发表演讲。

大会开幕以来,共有2195家国内外单位在线注册参展, 带来2156个项目和3258个产品进行展示交易,累计发布人才和项目供需信息6300条,涵盖能源低碳、环保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IT抗疫、智能装备、航空航天、数字经济、芯片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域。来自福建、河南、辽宁等21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各大展团,以及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日本、新加坡等14个国家的20个境外培训渠道和27家外国专家组织,精心组织了一批紧贴市场需求、产业融合显著的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参与线上展示洽谈。近5万人在线参与论坛会议、主题活动、人才招聘等活动,约437.32万人次通过直播平台在线观看深圳论坛暨大会开幕式,近千万人次在线观看了“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发展论坛”活动周、“中国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发展论坛”和“2022年数字经济与数字化管理会计发展论坛”等视频直播,各类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二、主要特点和亮点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背景下,本届大会适逢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要时间节点,办会以需求为导向,聚焦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从人才政策与产品展示到技术转移转化交易,从促进科技创新到优化创新生态,大会借助官方网站和会议系统等便利工具,对各类参会主体精准赋能,撮合对接各项资源,切实提高参展参会实效。与往年相比,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紧扣中央精神,集众智汇合作之力。深圳论坛主论坛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主题,以在开放环境下推进互利共赢的双多边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和国际人才交流为背景,邀请科技部部长王志刚,香港特别行政区时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北京市副市长靳伟、上海市副市长刘多,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等领导和嘉宾以视频形式出席深圳论坛主论坛并发表演讲,围绕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以及部分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等议题展开探讨交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大决策提供积极参考。“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发展论坛”活动周围绕“农业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的现状与展望”和“智慧农业技术发展与应用”议题举办两场主题论坛和两场项目推介会,邀请日本、以色列、罗马尼亚、德国、荷兰、挪威等国政府官员、科研院所、专家组织、企业嘉宾与中方科技代表在线交流,线上推介农业领域合作项目14个,分享农业农村发展理念和经验,为农业农村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和人才交流提供契机,为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搭建实用平台。中英国际专业人才交流与培养研讨会邀请来自中英两国的11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数字化财务管理、大众健康、绿色建筑以及节能减排领域国际专业人才培养等主题交流发言,为推进中英国际专业人才交流和职业教育培养向更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中国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发展论坛”和“2022年数字经济与数字化管理会计发展论坛”作为大会引进金融领域国际知识体系的重要活动,旨在将注册金融风险管理师认证(CFRM)和数字化管理会计认证(DMA)引入中国为契机,推动我国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和数字化财会人才培养,助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探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助力科技创新的经济转型升级之道。

(二)善用科技利器,蓄动能聚创新之势。大会以“链接全球科技与人才”为概念,搭建232个3D街景式虚拟展厅,开设科技部、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国(境)外专业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服务、IT产业校企合作等7个展示专区,累计邀请2195家国内外参展单位在线设展,多角度展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和国际人才交流的积极进展与成果,推介政策和环境,分享知识和经验,并结合“数字地球”闯关寻宝游戏,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其中,科技部展区以“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主题,设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高新区服务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科技抗疫、科技冬奥等4个主题板块,集中展示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部分国家高新区推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政策成果、我国抗击新冠疫情斗争所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所呈现的人员风采与科技成果,重温中国科技“高光时刻”。科技金融服务展区邀请22家机构参展,覆盖银行、证券、期货、融资担保、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及创投资本,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IT产业校企合作展区邀请70所国家重点软件学院、培训基地与荣耀科技、OPPO、鹏城实验室等50家企业参加,加强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互动合作,加快推进深圳高科技产业创新能力升级。

(三)发挥平台功能,促就业纾发展之困。依托升级改版后的大会官网“海外人才交流洽谈系统”(即EO系统)积极组织国内外参展机构开展“张揭榜”活动,集中发布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供需信息,为各方开展务实合作提供契机。大会期间,共有582家国内外机构在系统注册,累计发布供需信息2243条,发布合作项目1605个,122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此外,大会充分发挥平台资源优势,与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开展线上招聘,设置外籍人才云聘会、海归人才云聘会、“精英天下”中高级人才云招会、“智汇全球”网聘会、“百校千企”云招会等5个招聘专区,提供面向海外高端人才、外籍专业人才、在华外国留学生和青年科学家、海归人才、应届毕业生的一站式招聘服务,满足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交流互动、双向选择的多元需求。人才需求涵盖新能源、生物医疗、科技金融、智能制造、IT抗疫、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等50多个领域,腾讯、华润、平安、汇丰、富士康、比亚迪、中芯国际、科大讯飞等约900家企事业单位在线参加招聘活动,共计发布岗位4057个,在线求职人数超过3万人,招聘人数16442人。海归招聘会同期举办线下专场,邀请光峰科技、海普洛斯、蓝胖子机器人等近100家知名企业参加,提供2000余个优质岗位,现场求职者超3300人次,应聘留学人员中有硕士、博士学位者占90%以上,有效夯实就业“稳定器”。

(四)创新服务模式,铸品牌谋共享之福。“海外人才中国行—湖北信息技术专场”以视频会议形式,邀请来自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的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在线与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日激光、精测电子、岚图汽车、海聚科投等单位专家、企业代表进行对接交流,路演展示斯洛文尼亚COSYLAB控制系统、爱沙尼亚Mistmesh物联网技术、匈牙利Magnus电动飞行器制造技术和Holografika3D全息显示器技术等4个海外项目,匈牙利Holografika3D与华中师范大学、岚图汽车在应用技术方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为推动湖北省“光芯屏端网”领域科技创新和国际人才交流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海外人才中国行·深圳”系列活动邀请202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戴安娜·博拉斯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PI赫尔穆特·凯特曼等来自英国、意大利、美国、德国、法国、古巴六个国家的院士专家齐聚一堂,按照“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求,聚焦“夯实原始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推动高质量对外开放,打造高能级合作平台”、“促进人才融合发展,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等议题深入探讨交流,为深圳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五)整合媒介资源,广宣传唱中国之声。创建大会维基百科词条,增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海内外的权威性和知名度;结合二十届大会重要时间节点,完成“科技∞”创想征集令全民投稿视频评奖,定向邀请全球五大洲24个国家的56位外国友人录制祝福短视频,重磅打造中英双语回顾片《CIEP 20》、手绘H5《解锁与CIEP一起走过的日子》、CIEP二十届大事记长图等系列原创献礼作品,利用公众号、新浪微博、抖音及脸书、推特、领英等海内外主流社交平台联动宣传,全面展现大会的开放姿态、合作诚意和包容胸怀,引发社会舆论热切关注及讨论。据不完全统计,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社等9家中央媒体,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日报(英文)、深圳新闻网、深圳电视台等17家地方媒体,以及香港政府新闻网、文汇网、香港商报、香港经济导报、美国ABC广播电台、伦敦邮报、新西兰先驱报等691家境外媒体均对大会进行了报道宣传,累计发布新闻报道超2600篇,曝光人次近1亿,各媒体平台阅读量近2亿次。

分享